科普 | 《哪吒2》动物图鉴 这些配角魅力不凡
开年返工这么久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还在霸榜热搜,国内票房持续破纪录,吸引了不少人二刷、三刷,而且还一举火到大洋彼岸,稳稳地输出了一波中国新神话。
这一次,我们不仅为哪吒的逆天改命热血沸腾,那些鲜活的配角,一样打动了无数普通人。鹤童、鹿童自不必说,豹氏家族的申小豹、申公豹,以及为吃饱饭拼尽全身力气的土拨鼠,它们身上个个都能找到现实中普通人的影子。
这些看似凶悍的妖兽配角,恰恰是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拼图,它们的故事里没有神力与法宝加持,只有生存与繁衍的朴素需求。在西南山地这片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山野间的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生存故事?
龙之家族
蛇百年为蟒,蟒五百年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从蛇一步一步历经百年之基,五百年劫,千年飞升,终而成龙,如再经千年修行,背生双翼,则曰应龙。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最容易观察到的、体型庞大且凶猛的蛇,那自然当属中华王锦蛇。
王锦蛇头部的“王”字鳞片 刘思阳摄
王锦蛇又称菜花蛇、臭花蛇,游蛇科锦蛇属,食性广泛,是一种大型无毒蛇。
虽然它在中国生活了上千年,但对其的科学描述与命名却在1864年:西方博物学者大量进入中国采集动植物标本的年代,由德裔英国动物学家Albert Günther通过对同事从中国和东南亚采集回来的标本进行鉴定,将其命名为Elaphe carinata。
其中Elaphe在拉丁文中代指无毒的大型游蛇科蛇类,carinata源自拉丁语carinatus,意为“带龙骨的”或“具棱脊的”,指的是该蛇的鳞片上具有明显的隆起脊。
从某些角度来看,中华王锦蛇颇有“王者风范”。除了成年蛇额头鲜明的“王”字彰显其霸气外,约2.4米的极限体长也让人望而生畏。
中华王锦蛇体内具有分解其他血循类毒素的特殊蛋白,可以分解有毒物质,配合其庞大的体型,同域分布的有毒蛇类对它而言简直就是“辣条”般的存在,因此民间还有“一里一菜花,十里无毒蛇”的说法。
《哪吒2》里的龙王气宇轩昂,霸气十足,护子心切。而现实中的中华王锦蛇,在遇到危险时会像臭鼬一样,通过泄殖腔释放恶臭气味,熏走敌人……
豹子何在
《哪吒2》中申家的这对大猫兄弟,把猫科动物幼年时代的憨萌与成年后天生猎手的本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豹是当之无愧的山林霸主 付满摄
豹是所有野生猫科动物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它们从非洲西部和南部一直延伸到俄罗斯远东、爪哇,占据着从热带雨林到北方森林,以及干旱的稀树草原等各种生态系统。因其身上斑点酷似金钱,民间俗称金钱豹。
目前研究表明,豹在中国境内至少有3个亚种,分别是:中国特有种华北豹、华南豹、印度支那豹以及少量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印度豹。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以“七猫王国”著称,是我国猫科动物调查的热点区域之一。根据红外相机反馈的数据,新龙县的7种猫科动物中,豹的出现频次最高。而在红外相机中记录频次最高的8种动物,如水鹿、毛冠鹿、马麝、岩羊等,都极有可能出现在豹家自助餐的菜单里。
从青藏高原东缘到成都平原的边缘四川卧龙,豹在这片西南山地上均有分布。2021年1月,安装在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记录到了一只金钱豹,通过个体识别发现,原来它竟是之前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的同一只。
2024年,一只金钱豹甚至闯入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县城,引发了大量群众围观。今年1月,又是在新龙,公安河西森防小分队在巡逻时,发现一只金钱豹隐藏在交通要道旁的山坡上。
豹这样的顶级肉食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不少中东部地区自然保护区的食草有蹄类动物有超过当地生态承载能力的趋势,豹能否从西部的高原山地扩散到这些地方,还需我们进一步观察探究。
祥瑞白鹿
鹿的形象在人类历史中一直以通灵之物而存在,而罕见的白鹿又被视为天地感应的象征。
清代松潘县志亦有“番民(藏族)祭白鹿神于翠海”的记载;如今四川九寨沟的白鹿传说被列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藏寨都会举办“白鹿节”表演神鹿舞。那么白鹿究竟是哪一种鹿呢?
根据《诗经》《楚辞》记载,梅花鹿在先秦时期遍布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是我国古代常见的鹿。由于其数量庞大,基因白化突变率为十万分之一,较容易形成稳定的白化观察记录。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我国现存最大的梅花鹿野生种群就分布在距离九寨沟、黄龙不远的铁布。
四川梅花鹿集群式行动 董磊摄
梅花鹿四川亚种分布于四川若尔盖、红原、九寨沟县,甘肃迭部。它们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700米左右的山原上,作为典型的林缘动物,梅花鹿在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偏好于灌丛和草甸中活动,尤其是草木繁盛、靠近水源更近的区域,以便隐藏躲避天敌。
在四川梅花鹿的群体中,雌鹿是当之无愧的“掌权女王”。年长体壮的雌鹿作为头鹿,带领着一群雌鹿和亚成体及幼鹿组成族群一起生活。如有风吹草动、危险袭来,头鹿便会发出口哨声警告,鹿群则会朝着头鹿的方向奔去。而雄鹿在2—3岁时会被逐出族群,直至成年,才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家域。
在5—7月,雄鹿行动低调,此时鹿茸刚长成,而鹿角还未骨化。到了秋天,一旦鹿角已成,雄鹿便有了“亮剑”的资格,为交配权而战。同时,它们还会进行泥浴,将撒有自身尿液的泥裹在身上,如此雌鹿远远地就能闻到它们“迷人的雄性气息”。
诗经中有“呦呦鹿鸣”的描述,但雄鹿在发情期却是采取吼叫的方式吸引雌鹿注意。当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的梅花鹿进入到10月繁殖高峰期时,在晨昏也许你可以听到雄鹿不一样的吼叫声。
然而在食物匮乏的冬季,不同的繁殖群体会重新聚集在食物相对丰富的地方,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群体将再次分开,步入下一轮新的繁殖季。
电影中的野生动植物远不止这些,出场仙气满满、后半段成为反派的鹤童,原型是大名鼎鼎的丹顶鹤;埋头干饭,一副呆萌表情,集体“啊——”的土拨鼠妖族,原型是喜马拉雅旱獭;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七色宝莲源于睡莲,在我国一直都有原生种,甚至在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内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恣意盛开;还有众多的龟类、蟹类及软体动物,为影片添姿增彩。
丹顶鹤在湿地中栖息 许明岗摄
旱獭之间也会有内讧 唐军摄
5年的制作周期,成就了《哪吒2》破百亿的票房。5年的日日夜夜,中国的生态保护工作者们也以同样的执着丈量山河,守护动物平安。那些曾经因人类活动而破碎的生境,正逐步得到修复、连接,如同哪吒的莲花之躯,在腐烂的淤泥中重新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孙梦婕 于鹏飞 张秀雷)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