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内蒙古磴口县持续丰富“磴口模式”内涵

2025-02-25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53

2024年,内蒙古磴口县坚决扛起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区和前沿阵地的使命责任,依托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等项目,治理沙漠18.9万亩,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

打破区域限制,打造联防联治示范点。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黄河西岸刘拐沙头,磴口与阿拉善盟深化合作,开展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和东缘锁边林草带建设,建成沿河岸线11公里长、6公里宽的乔木“挡沙墙”、灌木“阻沙带”、种草“阻沙网”,完成河柳、梭梭等新造林0.2万亩、退化林修复0.17万亩、森林抚育9.98万亩。

乔灌草结合,打造新308防风阻沙林带。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通过新造、加宽、补缺等措施,建设一条乔灌草结合的新防风阻沙林带,完成灌木造林1.1万亩、乔木造林0.05万亩。

一体化建设,打造光伏+生态治理示范点。按照“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模式,开展“光伏+生态治理”,光伏板下种植梭梭、四翅滨藜等耐干旱、抗风沙的乡土树种,发展肉苁蓉产业,完成生态治理2.5万亩,系统推进增绿、增能、增收。

产学研融合,打造耐旱树种试验示范点。依托三北工程研究院的技术支持,在种子资源库种植梭梭、柠条、沙棘、四翅滨藜等20多种沙生耐旱灌木树种0.1万亩,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提升森林质量,打造万亩退化林修复示范点。结合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森林质量提升建设任务,采取灌木修枝、补植、抚育等措施,完成退化林修复1.5万亩,完善道路、灌溉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节本增效,打造千亩良种繁育示范点。采用机械化播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完成1000亩沙生灌木良种繁育,2025年春季可提供优质沙生灌木种苗近0.8亿株,满足全县苗木需求的同时,还能解决周边地区的苗木需求,有效降低造林成本。

2024年,磴口县防沙治沙局抽调人员组成12个工作组,对2021年以来下发的图斑进行现地排查,多举措推动毁林毁草图斑整改。

先是打造3个毁林图斑植被恢复示范点,以干部职工义务植树方式完成植被恢复1510亩。动员图斑整改责任主体,对2021年以来所有的毁林图斑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然后以专业工程队造林的形式,一体推进建设管护,完成7条重点通道绿化造林,完成造林675亩、栽植苗木7.5万株。

同时,磴口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绿化,以苏木镇农场等为主,组织镇村干部群众完成9个村庄及园区绿化造林,完成造林210亩、栽植苗木2.3万株。创新林木抚育管护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实行第三方管护,对全县重点通道及重点绿化区域7679.3亩乔木绿化进行管护抚育。

未来,磴口县将持续丰富“磴口模式”内涵,围绕光伏+生态治理、林草沙产业发展、节水农防林网建设、植被恢复等打造精品示范点,持续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违法行为,以实干、实绩、实效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斯日古冷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新疆和田为沙漠“锁边”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