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林业局:青山守护者的清明防火日志
巡护路上“好搭档”
4月4日清晨,跃进林场防火外业员赵永刚开始了清明节一天的工作,随着“北斗巡护APP”和“现场智能终端”软件的开启,今日的巡护轨迹开始自动记录。他的防火背包里,除了巡护记录本,还多了一架型号为“御3”的大疆无人机。“这是咱们的‘天眼’,能够辅助我们对密林深处进行监测。”行至万寿山公墓,赵永刚熟练放飞无人机,屏幕实时传回的影像中,晨雾笼罩的山林尽收眼底。
在加格达奇林业局,像赵永刚这样“人机协同”的巡护已成常态。清明节期间,全局已启用23处智能检查站、50余架次无人机巡查,构建起“空中无人机巡航+地面人员巡护+云端火情预警”的三维防控体系。刘磊指着无人机控制屏幕说:“刚才拍到的林内视频画面,还可以回传到林业局感知系统。”
火线之外的温情
“您好,防火期咱不烧纸,用鲜花或者电子香烛一样表心意。”在翠古0公里检查站,翠峰林场包片科级干部刘成新正在使用统一规范的文明用语,耐心向清明节期间入山祭祀人员宣传防火相关规定,并做好登记,切实将火源管控落到实处。
翠峰林场这样的场景在加格达奇林业局119个重点墓区同步上演。449名扑火队员化身“防火宣传员”,依托“北斗巡护APP”系统,对23139处坟头实行精准管理。刘成新的巡护记录显示,仅清明节当天就开展巡护7次,发放清明节防火宣传单43份。
数字背后的坚守
暮色渐浓,刚刚吃过晚饭的林火预警保障中心科员王珏回到智慧林业值班室,墙上的电子屏正滚动显示全局防火动态:204人次的地面巡护、56人次督导检查、500余份宣传单发放,出动宣传车辆66台次,这些数据已经通过“加林感知”系统实时汇聚成工作报表,进一步助力管理效能精细化提升。
“你看这个闪烁的绿点,是咱们刚更新数据管理及功能模块”王珏熟练地操作加林“感知系统”,今年升级的新版系统整合了瞭望塔林火视频监控、监控卡口智能抓拍与人脸识别、无人机热点分析与遥测定位等前沿技术,未来将实现火点定位误差小于5米、应急响应时间缩短30%的目标。当被问及智能设备是否让工作变轻松时,他擦拭着电脑屏幕笑道:“机器再聪明,最后还得靠人守住防线,就像这清明时节的防火工作,我这里看得见的是科技,看不见的却是全体加林人在一线的默默付出。”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