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三北工程科学绿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强调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2021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科学绿化的行动指南。三北工程是在我国自然条件最严酷、生态灾害最集中、生态治理最困难的地区实施的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动三北工程科学绿化,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是现实所需、时代所向。
现实所需:推动三北工程科学绿化势在必行
三北工程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期限预计73年(1978-2050年),建设区域地跨我国西北大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工程建设范围囊括了三北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5个县(旗、区),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5%,在国内外享有“绿色长城”之美誉。目前,经过40多年的持续建设,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52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区域生态明显改善,风沙危害明显减缓,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工程,为全球生态治理树立了成功典范。
但是,建设三北工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事业。40多年的建设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也暴露出诸如乔灌草配置不合理、造封飞比例不均衡、林种树种结构单一、人工林出现衰退等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良好生态的需求,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的期待存在一定的差距。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推动三北工程科学绿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注重科学、注重质量、注重效益摆在首要位置,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现实所需。目前,我国83.7%的沙化土地、67%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在三北地区。这就决定了三北地区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惟有加快三北工程科学绿化,确保工程建设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才能筑牢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新时代打赢扩绿增量攻坚战的现实所需。当前,我国国土绿化的重心开始向西部、北部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转移,这是新时代林草发展的新特征。据测算,约占我国一半以上的可绿化用地分布在三北地区,是未来扩绿增量的主战场。但这些可绿化用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降雨量200毫米以下的困难立地区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只有因地制宜开展科学绿化,才能打赢扩绿增量攻坚战。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现实所需。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但从三北工程建设实际看,一些地方还没有牢固树立系统治理理念,存在就林论林、就草说草、重林轻草、重乔轻灌,治理措施和目标相对单一等短板。推进新时代三北工程科学绿化,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内在规律,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和修复。
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现实所需。三北地区既是我国林草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未来新增林草碳汇的主阵地。从量上来看,三北地区可绿化用地占全国的五成以上,而森林覆盖率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9%;从质上来看,三北地区乔木林亩均蓄积量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尚有老化退化林分5000多万亩,还有大量退化草原需要修复。推动三北工程科学绿化,不断扩总量、提质量,对于增加林草碳汇、增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代所向:把准三北工程科学绿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合理安排绿化用地,解决好“在哪里造”问题。立足“两区两带”生态功能定位,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唯一底版,统筹考虑土地利用结构、水资源条件、土地适应性、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科学划定绿化用地空间。一是优先把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作为主要增绿空间,下大气力扩绿增量。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以小流域治理为基本单元,绿化宜林荒山、荒沟、荒坡,构筑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为主的林草生态系统;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以保护原生植被为重点,主要依靠自然恢复,适度开展退化土地治理和人工草场建设,提升高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北方防沙治沙带在全面保护沙区现有林草资源的基础上,实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加大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力度,建设以灌草为主、乔灌草合理搭配的林草植被;东北森林带在保护和修复天然林的基础上,围绕连通重要生态廊道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水土流失治理等,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同时,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退耕地类和范围,稳步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二是以修复改造、提质增效为重点,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优化升级现有林草生态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老化、退化林修复改造;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一般灌木林和疏林地的提档升级,向有林地转变;科学制定“三化”草原治理方案,全面推进草原植被保护修复,实现草原精细化管理。三是以建设美丽乡村、森林城市为重点,统筹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发展。拓展农村“四旁”绿化,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移民搬迁、废墟、荒地、边角地等开展小微花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建设一批森林乡村、森林人家;以森林城市建设为载体,采取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建设休闲公园、郊野公园等,拓展城市绿化空间;依法合规开展铁路、公路、河渠两侧、湖库周边等绿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规范,因害设防,因需建设农田防护林;积极稳妥地推进成过熟、老化退化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构建配置科学、结构合理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科学配置树种草种,解决好“种什么”问题。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切实把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总体要求落到实处。一是充分认识乡土树种草种适应性强的天然优势,制定乡土树种草种名录,把乡土树种草种作为工程建设的首选,大力培育和发展。二是树立“小灌木、大作用”的思想,切实把灌木造林摆上重要位置,加大灌木优良品种的选育,加强灌木种子园和采种基地建设,提高灌木的良种使用率和基地供种率;科学安排灌木造林任务,尤其是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把灌木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加大造林比重;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培育发展灌木经济林,实现三大效益有机结合。三是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立地类型等,科学确定目的树种和伴生树种、混交比例、混交方式等,积极推行乔灌、针阔混交,大力推行带状、块状混交,构建多树种、复层、异龄的生态系统。四是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生长发育规律、生活生产生态需要,针对江河两岸、湖库周边、干旱缺水、水热条件等不同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合理选择绿化树种草种。五是结合“双碳”战略,加大碳汇能力强的树种草种选育推广应用。六是加大乡土树种草种采种生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引导以需定苗、就近育苗,避免长距离调运绿化种苗。尊重自然规律,坚决反对搞生态形式主义,杜绝“大树进城”等急功近利行为,严禁脱离实际、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搞绿化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转变工程发展方式,解决好“怎么造”问题。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条件,实行造封飞相结合,加大封育和飞播造林种草力度,把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落到实处。一是加强绿化设计施工管理,把好绿化作业设计关,对用地、用水、技术措施等进行合理性评价,因地制宜确定绿化方式。严格施工管理,规范绿化整地,禁止荒坡地全垦整地,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或土地退化;积极推行专业队和专业公司绿化,鼓励探索“购买式”“先建后补”等绿化模式。二是加大封山(沙)育林力度,做到宜封则封、应封全封。在生态系统退化比较严重、种质资源严重缺乏、单纯依靠封育难以恢复和重建林草植被的地方,在封禁保护的基础上,强化人工培育措施,实行封造结合。三是加大适宜区的飞播造林种草力度,加强技术储备和人员培训,积极推广直升机、无人机等飞播造林种草技术,着力解决绿化地块破碎、分散等问题,加快困难立地的林草植被修复。四是坚持以水定绿,综合考虑水分平衡因素,科学合理配置造林密度,做到合理稀植,注重发展节水林业和雨养林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生态用水指标,确保生态建设用水需求。
创新完善政策机制,解决好“如何管”问题。坚持“一分造、九分管”的原则,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一是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把三北工程纳入林(草)长制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使用的重要参考,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二是建立完善绿化后期养护管护制度,着力提高保存率和成林率。三是创新绿化成果监测评价,提升国土绿化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水平;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全面监测林草资源状况变化;探索建立林草覆盖率等国土绿化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制定国土绿化成效考核办法,引导科学绿化深入发展。四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对林地、森林和草原等用途管控,严厉打击非法征占用林地草地、破坏林草资源等违法行为,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林草资源高效安全。五是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引导工商、金融等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提升工程建设的内生动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面推进三北工程科学绿化,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久久为功,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持续不懈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持续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