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彰武治沙70年

2022-09-19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21

彰武如今山清水秀,将风沙踩在了脚下

初秋时节,辽宁彰武,目力所及,都是绿色。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照射着远处的青山、连片的玉米和纵横其间的林网,温暖、祥和而幸福。

这里是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很难想象,人们要如何努力,才能用一把把草籽、一棵棵树苗,把因风沙支离破碎的家园建设成今天的模样。

如今的彰武天蓝、山青、草绿、水碧,全县林地面积由1949年前的18万亩增长至2019年的212.9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9%提高到31.47%,土地沙化面积由524万亩降至199.66万亩,6座万亩流动沙丘全部被固定下来。

治沙就是建设新中国

望着随风摆动的树梢,90多岁的彰武县丰田乡杏山村村民岳宗喜总能想起,70年前全村人跟着王殿臣一起种树的日子。那是1949年春天,已经获得解放的辽西省彰武县第五区杏山村乡亲们,摩拳擦掌要多产粮食支援前线。

可杏山的风沙是五区最大的,怎么治沙?大家一筹莫展。区里来的干部告诉村民王殿臣:“栽树是最好的办法,你们组织栽树吧!”

王殿臣心里犯难,杏山村是典型的风沙区,全村6000亩土地只有耕地1270亩。春秋季节不能刨茬、翻地,当地群众被迫撵荒种地,新开垦的荒地不过3年,表土就被大风剥去,农作物逐年减产,较好的耕地每亩产量仅有120斤,轮荒地只有30斤左右。

他横下一条心,“年年撵着沙子种地,啥时候是个头儿?栽树吧!不信大树挡不住风沙。”彰武县第一个农民造林互助组在杏山村成立了,王殿臣成为这个互助组的当家人。

1949年4月,王殿臣带领互助组植树75亩。第二年,互助组的成员增加了,植树120亩且成活率超过90%。当年,王殿臣被推选为彰武县劳动模范,1951年又被推选为辽西省劳动模范。王殿臣还带领村民成立了造林合作社,组成7个造林小组和5个育苗小组,完成造林360亩。1952年又造林112亩,成活率超过85%。

1953年,杏山村栽的树已高达3米,可以防风保田,提高了粮食产量,乡亲们也靠苗木生产增加了收入。王殿臣所在的生产队一组,4亩地产苗10.4万株,收入175万元(东北币),除去各种费用,获利135.15万元(东北币),比种粮多收入95.15万元(东北币)。

“小时候,爸爸给我讲植树造林获表彰时的样子,我现在都记得。”68岁的王国军曾担任杏山村村主任、党支部书记。王殿臣是他的骄傲,也是全村的骄傲。

杏山造林采用“田成方、林成网”的设计,规划了18条防护林带、5片规模林地。1978年,这18条防护林带升级,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纳入了国有林场,总面积达1.2万亩。而王殿臣带领乡亲们探索出的“拦河筑坝,以水育林,自育自栽,先带后片”的一整套造林方法和技术,也让杏山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

治沙就是要让老百姓受益

什么地方会被称作“辽宁沙窝子”?那就是科尔沁沙地南缘一线长43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豁口地带。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就在“沙窝子”之中。

可在北甸子村,却没有沙的影子。一条长15公里、宽3公里的防护林带,牢牢地扼守着科尔沁沙地南侵的路径。这条由“边界林”“表率林”“希望林”命名的林带,是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留给大家的。

1996年,有关部门调研确认,因风沙肆虐,北甸子村需要整村搬迁。43岁的董福财看着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心里难以割舍,脑海中浮现了一个想法:“这是我们的家,我们不治沙谁来治沙!”他挨家挨户劝说大家栽树,可任凭他磨破嘴皮子,换来的只是“沙子上栽树,想就不可能,这白出力的事别找我”。

别人不干就自己干。董福财贷款1万元,包下200亩荒地,全家齐上阵,小儿女也不例外。第一年不成功,他第二年又拉上11户亲戚和党员,边干边琢磨,先浇水再挖坑。11户人家承包的3000亩沙坡树木终于成片,“表率林”成了一面旗帜。

村民们也自发加入到栽树治沙的队伍中来。多年坚持下来,董福财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共造林3.8万亩,植树近300万株,他个人亲手栽树超过3万株,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8%。

尽管北甸子村距离阿尔乡镇政府只有6公里,但沙土路难行,运送物资困难。董福财认准了,修一条好路才能让北甸子村快速发展。2002年,这条村级公路几经周折终于立项,但施工方认为沙土多、路基太软,不符合修路标准。要夯出硬土地基,就要搬走100多米高的沙丘,填平泥坑,再用实土和石头垫起路基。村里没有这么多钱,董福财就带着村民干,两个月就达到了施工标准。2003年8月,这条让北甸子村发展、富裕的路终于修好了。

董福财组织村民建起养殖示范区,让肉牛、肉羊养殖成为北甸子村的致富引领项目。2021年,北甸子村人均纯收入达16794元,较2000年增长了近14倍,超过了全县的平均水平。

2015年,董福财积劳成疾,在家中病逝。病重时,他拉着时任县长刘江义的手说:“等我好了,我还要带大家去栽树。”想念父亲的时候,儿子董伟就会走进董福财亲手栽下的林子。如今,他是义务护林员,“骑马上山溜达一圈,树林走不到边。我心想,当年他是怎么把这些树种活的呢?我也40多岁了,也得像我爸那样铆足劲干。”

生态恢复的益处正全面显现

站在彰武县大德镇的德阁山上,能饱览三北防护林、万亩沙化治理示范区和德力格尔湖的风光——一幅汇聚了山水林田湖草的秀美画卷。

2018年,彰武以打造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为定位,启动实施百万亩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工程,范围涉及北部7个土地沙化严重的乡镇,通过退耕还草、围栏封育等方式,计划建设150万亩生态屏障。

目前,工程已初步打造54万亩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生态恢复示范区内已治理风蚀点79处、补播牧草8.16万亩,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植被草层高度已由治理前的5—7厘米提高到30—40厘米。

生态恢复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美丽经济,“漠上草原”文旅格局已基本形成,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巨龙湖风景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目前,示范区已累计吸引省内外游客65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在景区就业。

大德村村民张阿姨趁着天气晴朗,和朋友来德阁山游玩,“原来都是沙坨子,现在风景好了,我和姐妹们来拍点小视频,让大家看看彰武有多美”。

今年,生态恢复示范区投资300万元,重点规划了德阁山登山木栈道1000米、设置森林防火瞭望观景亭楼4处。辽宁省总工会投资1000万元,规划实施了5010亩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植树26.8万株。

在生态恢复示范区南部,“哈力嘎土坨子王”是最高大的山丘。它距离省城直线距离不足百公里,据测算,6级风两个半小时就能将风沙带到沈阳市区。如今,“坨子王”被防护林紧紧环绕,附近区域出于科研和警示需要没有进行治理,但区域生态的逐步向好,也让它渐渐萌发绿意。

传承就是守好这片林子

“团结就是力量……”雄壮的歌声并非来自军营,而是来自章古台林场阿尔乡护林点的小土房。退伍军人李东魁独自坚守在8500亩樟子松林中,歌声能缓解孤独寂寞,也能让狼群远离。

58岁的李东魁自小就长在林场,童年时就和兄弟姐妹一起上山栽树。樟子松长在沙地上,治沙护家的种子埋在李东魁的心里。

1988年,退伍后的李东魁正式成为一名护林员。他以马为伴、以山为家,每天至少巡山13个小时,一干就是34年。妻子病了、房子漏雨,甚至女儿的婚礼,他都顾不上。李东魁说:“树长起来了,咱给守住了,值!”

因父亲不能参加自己婚礼而哭泣的李明明,如今已经是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看着一棵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她也越来越理解寡言、执着的父亲。她也会带着自己的儿子,和父亲一起走村入户发放防火宣传单,号召大家保护好这片生命之林。

在不远的风沙线上,刘家村原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侯贵也把自己的心血奉献给了这片大漠林海。2001年,已经50岁的侯贵开始在四合城林场的指导下开展试验造林。为了专心造林,他辞去村里的职务,深居沙地,变卖家当购置树苗。费尽汗水心血,他以一人之力,造林2400余亩,植树约26万株,存活21万余株,硬是把一片片流动沙丘变成了绿洲。

侯贵还在规划着,要将防风固沙林科学升级,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充满盈盈绿意,“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的事,只要还能迈得开步,我就要干下去”。

风过又是一年秋。彰武早已没有了风沙的踪迹,身着校服的青少年走在干净整洁的马路上,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彰武那些与大漠风沙搏斗的往事。(黄山)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李德海:十余载坚守 只为那一抹绿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