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绿树成荫

2023-03-03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59

漫步福建街头,总能见四季常青的榕树,细须长垂,冠大如盖。

多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为一本关于榕树的专著作跋:“榕树是福州的市树,千百年来与福州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荫泽后人,造福一方”。

△在福州,常能见到为保护古榕而分叉绕开的道路。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人与树、与自然,息息相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可以从“树”看起。

永定河畔,春意渐浓。习近平总书记十多年前种下的白皮松枝叶繁茂,亭亭如盖。

“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如约同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如今,中国人用双手书写了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答卷: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升到现在的23.0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41.11%。

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天更蓝、水更清。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5%。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7.9%。

△长江巫山段曲尺乡一带景色(无人机照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重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去年底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中国山水工程’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通过不懈努力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简短有力的颁奖词背后,是一场广泛深刻的变革。

△三江源国家公园

近日,多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5个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塞罕坝,这颗位于河北北部的“绿色明珠”,半个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多年坚持植树造林,用汗水浇灌出百万亩人工林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面积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之一。有人好奇,一座国有林场如何成为脱贫攻坚楷模?

答案:靠“绿”吃“绿”。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考察。

“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指出,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

生态和发展,不少人视之为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习近平总书记用另一种思路破题——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等生态产业,经济收入由建场之初的不足10万元增加到1.6亿元。林场周边区域的群众,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年社会总收入达6亿多元。

近日,林场有了新的森林经营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加大生态价值转化力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在二次创业中,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劳务用工等形式,吸收周边群众参与森林经营、护林防火等工作,进一步释放林业生态富民功能。同时,开展林下种植羊肚菌、红景天、金莲花等试验研究工作,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塞罕坝技术人员在给松树做“造型”。一般松树单株市场价格不超过30元,但经过巧妙造型后,单株价格可增加30倍以上,再培育3至5年,价格甚至可达上万元。

每至夏秋季节,蘑菇、柴胡、山葱……密林里山珍遍布。“仅仅采山葱,一天最多能卖2000多元。”对于今年的收入,塞罕坝的乡亲们充满信心。

巍巍秦岭,草木葳蕤。

作为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占据着中国地理“C位”,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东西承接、南北过渡、区系交替、种类繁多的“生物基因库”。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在一棵大树前,总书记停下脚步,抚摸观察 。照片定格了这一瞬间——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秦岭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近年来,陕西省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秦岭“生物基因库”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接连不断发现新物种,动植物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首次发现野生荞麦叶大百合、盛花期西藏杓兰种群、蛇类新种秦皇锦蛇……

△野生荞麦叶大百合

秦岭(陕西段)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的345只。金丝猴种群达到5900余只,羚牛种群数量突破5000只。红豆杉、珙桐、独叶草、华山新麦草、太白红杉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秦岭范围内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有效保护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

△浙江安吉

绿色正在成为美丽中国的鲜亮底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故事,正在中华大地生动演绎。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湖南湘西州今年计划完成营造林近百万亩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