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的29年:万亩林海、一副拐杖、一把铁锹
新华社太原5月27日电(记者詹彦、王怡静、李紫薇)看到小树苗时,护林员马裕脸上严肃的神情总会柔软下来。
马裕12岁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腿,从此拄上了一副拐杖。那时他也未曾想过,自己大半生都会拄着拐杖在山西省右玉县的林海里防范林火、补栽幼苗、看护树林。
“这一片林海是我们右玉人的‘宝蛋蛋’,要紧得很。看着这片森林吧,我就觉得坚持这辈子也值了。”马裕说。他今年54岁,与九连山分区的树林已相伴29年。
护林员马裕在林间巡查(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马裕管护的九连山分区,是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最远的林区,从县城出发有近四十分钟车程,他始终恪守职责,几十年如一日,护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所在辖区内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
双臂撑着拐杖走在林地里,拐杖“吱呀”,左腿踩在枯叶上,窸窸窣窣,林间鸟鸣声相伴,林地更显寂静。马裕不觉得寂寞,看着蓝天白云间的树影摇曳,他觉得很幸福。
护林员马裕在巡护山林(5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我觉得林场里这些树木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看着感觉特别可爱。”马裕管护着11000余亩林地、71万余棵树,有不少是老马带着周围的村民亲手种下的。
林地里经常有未成活的小树苗,需要补栽新幼苗时,他用拐杖支撑着身体,左腿踩着铁锹铲起一铲土,扬起五六斤重的铁锹把土运到旁边。“植树有讲究,树苗上方的土堆是表土,防止它的根系被晒,防旱;填在树苗底下的土是心土,必须是从旁边挖出来的湿润的土,如果是干的浮土树苗就容易死掉。”马裕说。
护林员马裕在林场空地补种树苗(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右玉县位于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新中国成立初期,右玉林木绿化率不到0.3%,一年到头,黄风肆虐,植树造林难度极大。在一代代右玉人的努力下,右玉县的绿化率从当年不足0.3%提高到现在的57%,创造了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生态奇迹。
山路崎岖难行,马裕靠着一副拐杖和一条左腿,在树林间隙健步如飞,一边快走,一边查看树木状况,有时停下来将枯叶拔掉,动作干净利索,林间时常有陡坡,他也走得又稳又快。
护林员马裕在松树林里,这里很多树是马裕刚参加工作时种下的,如今已枝繁叶茂(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他胳肢窝下全是死皮,都快磨成茧子了。别看我哥这样,他是一点也不服输,就是个倔脾气,骑自行车、干农活样样不输人。”弟弟马禄说。
护林员马裕在巡查途中吃午饭(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马裕的女儿在日记里写道:“我从未见到他害怕过什么,逃避过什么,抱怨过什么;我更从未见到他流过眼泪,喊过一句累。”马裕的同事们对记者说,虽然身有残疾,但他是最热心肠的人,经常帮人跑腿、买东西,平时大家说起马裕来,都很佩服。
一片天,一片林,一把铁锹一副拐;一个人,数十年,一腔真情洒世间。马裕自如地穿梭在茂密的森林间,不时停下来摸摸看看树苗。“我的心愿是把工作做好,希望这些树苗都能长大成材,希望家人朋友们健康平安。”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