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江苏盐城:“智能观鸟”拉近人与鸟的距离

2023-12-09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23

新华社南京12月8日电 题:江苏盐城:“智能观鸟”拉近人与鸟的距离

新华社记者刘兆权、郑生竹

初冬的条子泥湿地海风凛冽,三三两两的游人眺望前方一望无垠的滩涂,寻找在此经停的候鸟。近日,为了让观鸟者一睹为快,条子泥湿地服务中心架设了一块“智能观鸟”大屏。这块大屏连接湿地200多处高清摄像头,观鸟者通过触屏操作,不仅可以切换点位、旋转镜头角度、放大缩小焦距,还能通过“鸟类识别系统”一键识鸟。

“‘鸟脸识别’让交互性观鸟成为可能,拉近了人与鸟的距离。”条子泥湿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丹说,观鸟者如果不借助望远镜和搭配长焦镜头的相机,想凭肉眼在广袤湿地滩涂上看到鸟,有时需要几分运气。现在通过“智能观鸟”大屏,观鸟更为轻松便捷,还能分辨出鸟的种类。

条子泥湿地工作人员演示操作“智能观鸟”大屏。新华社记者郑生竹 摄

条子泥湿地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濒临黄海,是我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核心区域。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重要“补给站”,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来此越冬、繁殖、停歇,众多观鸟者慕名而来。

黑脸琵鹭振翅高飞、反嘴鹬埋头觅食、斑嘴鸭清理羽毛……在“智能观鸟”大屏一侧的湿地生境模拟场景里,这些在镜头里看到的鸟况,通过标本或模型得以展示。周丹介绍,为做好鸟类和湿地知识科普,条子泥湿地管理方还新建了鸟类标本博物馆,主要展示常见的雁鸭、鸻鹬、鹤鹳等鸟类和淤泥质滩涂生态系统。

迁飞到条子泥湿地的琵鹭。(李东明 摄)

“智能观鸟”对鸟类调查来说也是一大“神器”。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贾亦飞常年在条子泥湿地开展鸟类调查,以前他的团队靠人工方式,一次调查要花一天时间,现在通过鸟类识别系统,可以每隔10分钟就数一次鸟,而且更精确。

条子泥湿地最新鸟类调查数据显示,今年迁徙季以来,单次鸟类调查发现鸟类数量最多的一次为11万多只,比去年同期多出4万多只。一些濒危鸟类种群数量明显上升,例如,鸟类调查发现小青脚鹬数量最多的一次为1800多只,比历史最高水平多出约300只。

大红鹳从条子泥湿地上空飞过。(李东明 摄)

“未来,识鸟会更加精准,一些体形较小的鸟也能区分清楚。”贾亦飞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鸟类图片数据库更加完善,“鸟类识别系统”将不断升级。湿地管理方也在考虑将“智能观鸟”系统搬到互联网上,让更多人足不出户、点点手机,就有身临其境的观鸟体验。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一路向北 探寻“丹顶鹤的家乡”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