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三票融合激发林业活力——福建省漳州市林业改革发展成效亮点(一)

2025-02-24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92

南靖县南坑镇的翠谷绿林 漳州市林业局供图

满坡翠竹绵延成片,沿路而上,山林深处坐落着南塘村。

在2021年的摸底中,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南塘村、南坑村和村中村共有17397亩毛竹林地,其中一共流转了1209亩,剩余林地处于半荒或全荒状态。

虽然资源基础好,但是毛竹林长期没有垦复,大部分无法做成竹制品。老竹林产出的竹笋小、不值钱,当地农民对毛竹林经营管护失去了兴趣。

南靖村当时的困扰是漳州林农遇到的普遍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20年,吸引了社会资本以低价长期承租集体林地。在漳州市长期的林权流转中,林地所有权和承包权被淡化,林地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激活。

绿荫之下,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近年来,漳州市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创新机制、持续破题,在全国率先推行地票、林票、碳票,全面激发林业活力,让林改红利实现各方共享共赢。

深化改革带来转机

2022年,漳州出台《林业地票、林票管理办法(试行)》,县林业局将股份制引入集体林改,县级林改示范村南塘村发放全国首张林业地票、漳州市首张林票。

此时,漳州在全国率先推行林业地票改革,并以林票配合地票,实现集体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股份化、证券化,进一步明晰了集体林地“三权”边界,落实了“三权”权益,打开了集体林区多方共赢新空间。

“简单说就是出地给地票、出钱给林票。”漳州市林业局林改科负责人陈锦辉介绍,地票是把林地折算成投资份额制发的股权收益凭证;林票是把出资金额折算成投资份额制发的股权收益凭证。

南靖国有林场采取合作造林形式在南塘村参与项目建设,项目总面积4400亩,计划改造低产竹林1800亩,培育阔叶林2600亩。依托国有林场资金及技术优势对合作林地进行集约化的规模经营,通过种植名贵树种与速生树种复合混交,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实现效益长短兼顾。

“抛荒10多年的林地,重生了。”望着自家10余亩已被南靖国有林场改造的桉树林,73岁的村民刘声琴期待着改变,也期待着收入。

项目一期合作造林511亩,累计向南塘村发行林业地票44.52万股、林票157.35万股。经测算,一个轮伐期结束后,林票投资人每股投资回报率约为70%,村集体可从林业地票中增收75.63万元。平均每年每亩有150元左右的收入,远高于单纯的林地租金。

截至目前,漳州全市已有12个县区生成“两票”项目,总面积38367亩,发放地票340万股、林票4780万股。

碳票激活两票更大价值

2023年,漳州市在林业地票、林票基础上,衍生发行林业碳票,并创新颁发全国首批林业数字碳票。

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可用于交易和质押,进而提高林票、地票的价值。漳州市林业局总工程师韩顺扬介绍,“为实现普惠林农,我们在林业碳汇CCER项目方法学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在开发主体上减少对林种、林龄的限制,只要是本行政区域内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都可以申请开发林业碳汇项目。”

漳浦县中西国有林场场长叶龙太介绍,2023年8月,漳浦县中西国有林场启动实施10005亩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经过有关部门专家核算核定项目碳减排量约2.08万吨。2024年9月,林场“碳票”正式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上市,目前已成功交易7批次,累计收入40多万元。

2025年1月,林业部门向中西林场颁发了造林项目林票和碳票。

“我们村以85亩的山林地和中西林场合作林改项目,分到20%的地票。如果10年以后每亩生产效益达到1万元,每亩就可以分红2000元,10年就可以获得17万元的收益,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南浦乡兴巷村主任许存仁说。

金融资本不断涌入。2024年,长泰区引进中林集团福建公司参与林业生产建设,注册成立中林(漳州)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将在长泰区开展3个林改合作造林项目,涉及造林面积2861亩,此外还有意向合作2万亩。此外,金光集团、乡总农业集团等多家外企、国企先后入驻。

打通资源资产转换通道

延伸至全市各县(区),漳州市在政策、技术、机制等方面持续创新,组织开展林业“三票融合”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研究。

在政策上,漳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持续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漳州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融合”实施方案》《林业地票林票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为改革和项目投资保驾护航。

在技术上,由自然资源部门全程参与林地精准确权、构建林木生长模型,并自主搭建漳州林业票证管理平台、林业交易平台,为“两票”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建立“自由流转、兜底保障”机制。

在机制上,由项目经营单位即国有企事业单位提供产量及两票兜底回购双保证,当地票、林票质押贷款出现逾期时,两票发行人向银行履行票面额的代偿义务。同时,引入保险机构提供森林保险,分散林业经营风险。全省首单商业性林木台风气象指数保险就是在漳州天宝国有林场正式签单落户,保障金额46万元,承保面积460亩。

在制度上,漳州突破了其他地区由林业部门单独监管的局限,由林业、金融监管、人民银行、银保监4部门协同加强地票林票审核、发放和交易监管。

陈锦辉说:“多重保障让银行放贷安心、资本投资放心,村集体、村民、经营主体以及社会资本等各方通过质押实现其权益提前兑现,真正实现林地和林木所有权人得益得利,打开林业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的通道。”

“漳州林改三票的优势是证券化程度更高。目前,我们已经打通线上、线下流通渠道,只要在林业部门登记备案后,就可以流转。”韩顺扬说。

从三票融合到证券化运行,从单一经营收益提升到多种类经营收益多元化,漳州通过深化集体林改,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徐凡 胡为 柯天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